看看瓶子里面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提供清晰、可靠、可獲取的成分信息,來回答您關于我們生產的產品中含有哪些成分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您在這里或在我們的品牌網站上沒有尋找到想要的內容 請告知我們,以便我們兌現該承諾。
成分的選擇以及選擇依據
有些人認為天然產品的成分比人造產品更加安全。但事實上,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天然和合成成分都有其安全范圍和不安全范圍。
我們知道有一部分人更加青睞天然成分,所以,我們正一直在努力為更多的產品尋找天然來源的成分。雖然天然產品成分可能的確具有吸引力,但是,我們仍須確認這些成分在寶潔產品中的使用安全。天然本身并不意味著“安全”——即便是水和陽光也有其安全限值。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天然成分更具可持續性,因為它們消耗的能源更少、對能源的需求也較低。但現實生活中,任何產品成分的可持續性都取決于它在創造或獲取以及制造或使用過程中的使用方式、環境特征和能源消耗情況。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為我們的產品尋找優質的成分,讓您能夠用得放心。此外,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自己使用的是可持續、環保的解決方案。
我們不使用的成分
- Alkylphenols and alkylphenol ethoxylates
- Benzene
- Bisphenol A?(not in formulas*)
- Heavy metals: Arsenic, Lead, Chromium VI, Mercury, Cadmium, Nickel
- Microbeads
- Organotins (TBT, DBT, MBT, DOT)
- PVC?(not in formulas*)
- PAH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PCB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 Phthalates**
- Triclosan
- Triclocarban**
這些成分可能會自然存在(或作為背景)于水、環境之中或作為制造流程的一部分,因此可能會在我們的產品中有微量的存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已經設置了嚴格的產品安全限值。
* 我們的產品配方中不使用BPA和PVC。我們對PVC和BPA的使用僅限于部分產品包裝且用量極少,例如高壓氣溶膠罐或電子設備,因為PVC和BPA的獨特性是確保這些產品包裝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旦有新的替代材料出現,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替換。
** 我們在新產品中沒有使用這些成分,并且正在逐步淘汰這些成分。關于這些成分的淘汰時間及更多細節,參見上述“常見成分問題”部分。
了解常見的成分
盡管在產品上架之前,我們會全力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但是我們也知道,某些產品成分依然存在爭議。以下是我們對這些成分的看法:
1,4-二惡烷不是一種成分,而是一種副產品,在生產各種產品時可以形成微量的二惡烷,在清潔產品中最為常見。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生產的清潔產品中1,4-二惡烷的含量遠遠低于安全限值。舉例來說,如果您每天洗1000多件衣服,您的用量仍然低于1,4-二惡烷的安全限值。此外,1,4-二惡烷不易被皮膚吸收,也會迅速從體內排出,就像我們飲食中過量的維生素一樣。盡管如此,我們一直在努力減少和/或消除我們產品中的1,4-二惡烷,同時確保產品性能不受任何影響。
磷酸鹽是植物生長和生態系統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在肥料中最為常見。雖然磷酸鹽是環境中自然存在的物質,但某些清潔產品在使用過后也會少量釋放磷酸鹽。隨著產品的不斷創新,我們如今已經能夠在不影響清潔性能的前提下,生產出有效、無磷的清潔產品。目前,我們95%以上的清潔產品中已經不含有磷酸鹽成分,同時我們也將力爭在未來幾年去除剩余5%消費產品中的磷酸鹽。在極少數仍需繼續使用磷酸鹽成分的情況下,我們將嚴格遵循所有適用的監管限制。
您可能聽說過有關鄰苯二甲酸鹽的常見安全問題。其實,鄰苯二甲酸鹽分為若干不同的類型(就像蘑菇一樣,有可以食用的無毒蘑菇,也有不可以食用的有毒蘑菇)。 我們嚴格遵守全球所有關于鄰苯二甲酸鹽成分的使用禁令。事實上,盡管監管機構認為我們的用量是安全的,但是我們依然淘汰了唯一在我們產品香味中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鹽成分。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是能夠減緩或阻止細菌和霉菌等病菌生長的抗菌成分。我們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將三氯生從我們的產品成分中徹底淘汰,并且已經針對僅余的極少數三氯卡班成分使用制定了淘汰計劃。
微珠指任何直徑為5毫米或以下的固體塑料顆粒,在個人護理產品中起到去角質或清潔的作用。
基于用戶的良好反響,我們之前在一些去角質潔面產品和牙膏中加入了微珠成分。但是,由于微珠由塑料制成,一些研究團隊質疑海洋和河流中發現的塑料是否來自于塑料微珠?,F有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海洋塑料的主要來源是大型塑料的分解,而不是微珠。
目前,我們已經將微珠成分從寶潔的面部/身體清潔產品和牙膏配方中去除,所以我們現在生產的產品都不含微珠成分。
有關我們產品安全數據、認證和策略的更多信息,敬請訪問我們的產品安全與合規網站.